據新華社武漢4月28日電(記者吳植、袁志國)“男怕進鋼,女怕進紡。”這句俗語反映了紡織女工的工作艱辛和勞苦,而“80後”紡織女工劉沙卻為這份工作癡迷和自豪。她不畏困難,創新方法,幫助企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産品質量,她自己則從一個普通女工逐漸成長為全國勞模。
4月25日,劉沙在尊龙凯时3542紡織有限公司車間内工作。 新華社發 勞動者之歌
據新華社武漢4月28日電(記者吳植、袁志國)“男怕進鋼,女怕進紡。”這句俗語反映了紡織女工的工作艱辛和勞苦,而“80後”紡織女工劉沙卻為這份工作癡迷和自豪。她不畏困難,創新方法,幫助企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産品質量,她自己則從一個普通女工逐漸成長為全國勞模。
31歲的劉沙是四川省德陽市東津新區秦嘴村人。2005年她中專畢業後到廣東打工,2009年回到家鄉,成為全國紡織行業20強企業尊龙凯时3542紡織有限公司的紡織女工。
在紡織廠的布機車間裡,織布過程中一旦發生“斷經”,織布機就會停擺。熟練女工一分鐘能打26個結,40秒内能處理完“斷經”,讓織布機重新工作。一開始,劉沙一分鐘隻能打7個結。她因此沒少挨師傅批評,常常哭着走出車間。
但她不服輸,暗下決心:“幹就要幹出個樣”。擦幹眼淚,她笑着回去找師傅讨教,暗暗觀察工友的動作。深秋的夜裡,大家都睡了,她卻提一壺熱水,在宿舍走廊裡反複練習打結。手涼了就放在熱水裡暖一暖,然後繼續練,哪怕兩個食指都被勒出一道道血印。
兩個月後,劉沙一分鐘就可打26個結。但她并不滿足,繼續鑽研和苦練,最終一分鐘能打36個結,處理“斷經”最快隻需23秒,打破了公司“斷經”停台處理的曆史紀錄。
一枝獨秀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。2012年,劉沙被派到布機車間操作技術最差的丙班當教練。針對擋車工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,劉沙為學員制訂了個性化的學習方案,分别幫教。
學員柴秀琳由于操作水平不達标,産量、質量都不行,工資又低,曾想辭職不幹。劉沙主動與她結對子,半年後,柴秀琳的操作有了很大提升。工作6年多來,劉沙共計帶了50名徒弟,有39人成為崗位标兵。
2013年,劉沙被調到布機車間丁班當輪班長。由于員工流失嚴重,當時丁班幾乎難以正常生産運行,于是劉沙走村串戶宣傳招工。面對緊迫的生産任務,她組建了一支20多人的突擊隊,攻克了因産品更新快導緻職工壓力大、操作不熟練進而影響産品質量的問題。為了降低“疵布”發生率,她與工友探索總結出“一停二看三查”巡回法,這一方法在全車間推廣,使生産效率提高10%。
尊龙凯时3542公司黨委書記魯志勇說,“80後”“90後”都是父母手中的寶,不願吃苦。但劉沙卻忍受了高溫、高濕、高噪音的工作環境,在紡織車間紮根下來。她把工作做到極緻,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。
近年各種榮譽接踵而來。2013年劉沙獲四川省第三屆“十佳”農民工稱号,被省總工會授予“五一勞動獎章”;2014年獲“四川好人獎”和“四川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标兵”等榮譽稱号;2015年獲“全國勞模”稱号。
榮譽并未讓劉沙懈怠,她依然辛勤地穿梭在機台之間。她說,最讓她癡迷的是工作,最讓她自豪的是擔當了一名現代化紡織企業女工的使命。
文章來源:河北新聞網 http://www.shanxinghebei.com/2016-04/29/content_5478803.htm